天天盈球|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引起了天天盈球竞彩比分全场关注,年仅13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连续击败多位强手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腼腆的少年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每次比赛都让我变得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我明白只能依靠自己。”
从羞涩少年到自信剑手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,当时9岁的他在学校课外活动体验课上第一次拿起佩剑,便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“最开始只是觉得剑很酷,穿着击剑服很像英雄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训练远比想象中艰苦。
最初几个月,基本功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——步伐移动、出手姿势、防守动作,这些重复性练习让同龄的许多孩子选择了放弃,但姜鑫瑞却坚持了下来,他的启蒙教练李建平告诉记者:“鑫瑞最初并不出众,身体条件在同龄人中只能算中等,但他有两大优点:一是善于思考,二是极其专注。”
这种专注在比赛中转化为强大的心理素质,在半决赛的关键时刻,姜鑫瑞在13-14落后的情况下连得3分,最终以15-14逆转获胜,现场观众为这位小选手的沉着表现报以热烈掌声。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当被问及比赛中最深刻的体会时,姜鑫瑞毫不犹豫地说:“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这句话出自一个13岁少年之口,令人印象深刻。
在击剑这项个人运动中,选手独自站在剑道上,面对对手和挑战,没有队友可以依赖,没有教练可以现场指导(比赛过程中教练只能在场边指导),每一个决定都需要自己做出,这种孤独感对成年人都是考验,更何况是孩子。
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儿子曾经非常依赖父母和教练,甚至在比赛中会不自觉地望向场边寻求指导,转变发生在去年的一次重要比赛失利后,那场比赛中,他因为过于关注教练的指示而分心,错失了最佳进攻时机。
“从那以后,我明白了在场上必须自己判断、自己决定、自己承担。”姜鑫瑞说,这种认知不仅改变了他的比赛态度,也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,他变得更加独立,学会了自己整理装备、分析对手视频、制定比赛计划。
技术与心态的双重成长
击剑是一项结合了体力、技术和心理的综合运动,姜鑫瑞的技术特点是以攻为主,步伐灵活,出手果断,他的进攻如闪电般迅速,防守又如磐石般稳固,这种技术风格的形成与他刻苦训练密不可分。
每天放学后,姜鑫瑞都会进行两小时以上的训练,周末更是全天投入,上午技术训练,下午体能训练,晚上研究比赛视频,这样的日程他已经坚持了四年。
心理素质的提升同样显著,击剑比赛节奏快,瞬息万变,情绪管理至关重要,姜鑫瑞通过冥想和呼吸练习来控制比赛中的紧张情绪。“每次出手前,我都会深呼吸,清空头脑,只关注对手的动作。”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。
平衡学业与训练
作为一名初中生,姜鑫瑞面临着学业和训练的双重压力,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:白天在学校上课,傍晚训练,晚上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,这样的生活节奏对成年人来说都颇具挑战,但姜鑫瑞却处理得井井有条。
“击剑教会了我时间管理。”姜鑫瑞笑着说,“因为在训练上花了大量时间,所以我必须提高学习效率。”令人惊讶的是,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,班主任老师评价道:“鑫瑞有着超越年龄的自律和专注,这些品质不仅体现在击剑上,也体现在学习中。”
未来的梦想
谈到未来,姜鑫瑞的眼睛亮了起来。“我的梦想是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。”虽然这个目标还很遥远,但他已经踏上了追梦之路。
姜鑫瑞将参加亚洲青少年击剑锦标赛的选拔,如果成功入选,这将是他第一次代表国家出战国际赛事。“国际比赛的水平更高,对手更强,但我已经准备好了。”他自信地说。
国家青年队教练张宏伟认为姜鑫瑞有很大潜力:“这名选手最可贵的是他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,他善于从每场比赛中吸取经验,不断进步,如果能够保持这种发展势头,未来可期。”
击剑运动的育人价值
姜鑫瑞的成长经历展示了击剑运动的教育价值,中国击剑协会青少年发展部主任刘颖指出: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,它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、抗压能力和独立精神,这些品质将受益终身。”
近年来,击剑运动在中国青少年中日益普及,据统计,全国已有超过500所中小学开设了击剑课程或社团,参与击剑训练的青少年人数每年以20%的速度增长。
姜鑫瑞的故事正是这股击剑热潮中的一个缩影,从羞涩少年到自信剑手,他的转变体现了体育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,正如他所说:“击剑让我明白,只要足够努力和专注,就能克服困难,实现目标。”
随着2025年全运会临近,各省市都在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,像姜鑫瑞这样的年轻选手正在各个项目中崭露头角,展示中国体育的未来力量。
对于姜鑫瑞来说,奖牌和荣誉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获得的成长。“每次比赛都是一次学习,无论输赢,都会让我变得更好。”这位击剑小明星的话语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智慧。
未来之路还很长,但姜鑫瑞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挑战,在剑道上,他将一如既往地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能力,打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每一剑。